高考赋分是怎么算的
在实行3 3模式的省份,高考赋分相对简单。只要考生的成绩落在同一等级的分数区间内,最终赋分结果就会相同。例如,北京某位考生的政治成绩为98分,另一位为97分,第三位为96分,若这些成绩均在政治科目总参考人数的1%至2%范围内,那么这三人的政治成绩都会被统一赋分为97分。
而实行3 1 2模式的省份,则需要通过特定的公式来计算赋分。公式为:(Y2-Y1)/(Y-Y1)=(T2-X)/(X-T1)。其中Y1、Y2表示某等级内所有考生原始成绩区间的下限与上限,T1、T2则表示相应等级的赋分区间的下限与上限,Y为考生的原始成绩,X为考生转换后的等级成绩。以湖南某考生为例,其政治成绩为81分,进入全省所有参考政治学生的前35%名次,分数区间为61-82分。通过上述公式计算,最终赋分为84分。
高考如何赋分标准
等级赋分制是指依据考生卷面成绩排名所在的等级区间,赋予其对应等级的分数。其中统考科目(语数外)采用原始分,而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个选考科目则实行等级赋分制度。2021年新一批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采用统一划分规则,分为五个等级:A等级占比约15%,分数区间为86-100;B等级占比35%,分数区间为71-85;C等级占比35%,分数区间为56-70;D等级占比13%,分数区间为41-55;E等级占比2%,分数区间为30-40。
对于实行“3 3”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在5个等级之下还会细分21个小等级。例如A等级会分为A1、A2、A3、A4、A5,B、C、D也是一样。A等级为满分100分,相邻两个小等级之间差3分,E等级为40分。尽管总体相差不大,但不同省份的同学仍需参考所在省份的具体划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