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在武丁及其以后时期,军事单位是怎么分级的

admin

在武丁及其以后时期,有了“师”、“旅”、“行”几级的编制,每级又各分为右、中、左三部。师是最高军事单位,武丁时仅见“中师”,武乙时则“乍三师,右、中、左”,均见于甲骨文。师的军事首长称“师”或“师长”。师以下的编制单位是旅,卜辞中有“右旅”、“王旅”、“左旅”,“王旅”疑即“中旅”。行是军行,分大行和行两级。卜辞中有“东行”、“中行”、“上行”,还有“右旃”,“上行左”等,旃是徽帜,左是上行的旌旗徽帜,可见上行即左行,东行为右行,而右、中、左三行合称一“大行”。行以下编制名称不可考,一般认为是按十进制编成。因为甲骨文中涉及武装活动的人、马、射手都是以十、百、千或其倍数为单位;王陵中随葬的成批的矛,也是十支为一捆,所以可能是十人为一最小单位,十个最小单位,即一百人为一军行。右、中、左三行构成的一个三百人大队为一“大行”。“旅”有人认为是一个千人组织,但从卜辞“登人三千、登旅万”看来,一旅也可能是十个大行,共三千人,右、中、左三旅合成一师,徒兵九千,加上战车甲士等号称一万。右、中、左三师共三万人则为商代军队总数。关于商代军队编制人数,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正在探索之中。然而,商代军队已有了一定的编制体系,而且是以十进制为基础并按实战的需要重以三进制,则是可以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