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进行所得税核算时,需设置多个科目以全面反映税项情况。其中,“所得税费用”作为损益类科目,记录了当期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则为负债类科目,反映企业应向税务机关缴纳的所得税款。
为了更准确地计量所得税费用,并对未实现的暂时性差异进行调整,企业还需设置"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这些科目作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补充,用于记录暂时性差异导致的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变动。
用通俗的话解释,“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可以理解为“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替身”。当税务部门评估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款时,如果发现企业存在暂时性差异,如未来期间可抵扣的应税亏损或可抵扣的暂时性资产,税务部门会允许企业在未来期间减少实际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这时,这部分减少的税款将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形式存在,用于抵减未来的所得税费用。相反,如果企业预计未来期间应增加的应税金额,如暂时性收入的确认,税务部门会要求企业预先缴纳部分所得税,这部分额外的税款将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形式体现,计入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通过设置这些科目,企业能够更准确地计量和反映所得税费用,以及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金额的影响,有助于提升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