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音乐训练,孩子不仅能在认知能力上得到提升,还能在多种能力上受益。一项研究发现,经过8至9个月的音乐训练,3岁的孩子在时空推理能力上有了明显提高。这种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模型、拼图及迷宫游戏,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数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促进婴儿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父母可以经常为他们唱歌,选择健康、节奏感强、优美欢快的歌曲。晚上可以为他们唱催眠曲或播放乐器音乐,如中外古典乐曲或轻音乐。专家认为,莫扎特的乐曲对智力发展有益。播放音乐时,音量不宜过大,每次10至30分钟为宜。6至7个月后,可以尝试在听音乐时按节奏摆动宝宝的手臂或轻轻摇晃宝宝的身体。到了1岁左右,宝宝会随着音乐的节拍扭动身体,2至3岁时则能随着欢快的音乐翩翩起舞。
音乐训练对孩子的鉴赏力、理解力、感悟力和想象力都有积极影响。它不仅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鉴赏力,让他们能够更专业、更精准地欣赏音乐,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音乐也是一种情感的宣泄,通过音乐形象思维,孩子可以从音乐旋律中领悟到音乐赋予的情绪情感,这对培养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也有很大帮助。
音乐对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尤为重要。通过音乐,孩子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情绪,这有助于他们发展想象力。尽早地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可以让他们得到无数翅膀,飞得更高更远。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世界。半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拥有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可以通过观察他们对特定曲目的反应来发现。父母可以通过在固定时间播放音乐,让宝宝拥有音乐时间段,来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研究表明,5至6个月大的胎儿已经有感受音乐的能力。出生后的婴儿在听到胎教乐曲时会安静下来,平卧位时会转向音乐发出的方向,2个月时能安静地躺着欣赏音乐,2至3个月时能区分音高,3至4个月时能区分音色,6至7个月时能区分简单的曲调。因此,父母在孩子成长的早期阶段就应该开始对他们进行音乐训练。
为了让宝宝更好地享受音乐,父母可以选择一些欢快的儿童歌曲,让孩子在听的同时也能配合跳舞。家长也可以陪同,最好是在玩的同时就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不仅能享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还能在多种能力上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