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控加工工艺内容要求具体、详细
如前所述,在用通用机床加工时,许多具体的工艺问题,如工艺中各工步的划分与安排、刀具的几何形状及尺寸、走刀路线、加工余量、切削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操作人员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自行考虑和决定的,一般无须工艺人员在设计工艺规程时进行过多的规定,零件的尺寸精度也可由试切保证。而在数控加工时,原不可不在普通机床上由操作工人灵活掌握并可通过适时调整来处理的上述工艺问题,不仅成为数控工艺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的内容,而且编程人员必须事先设计和安排好并做出正确的选择编入加工过程中。数控工艺不仅包括详细描述的切削加工步骤,而且还包括工夹具型号、规格、切削用量和其他特殊要求的内容以及标有数控加工坐标位置的工序图等。在自动编程中更需要确定详细的各种工艺参数。
2. 数控加工工艺要求更严密、精确
数控机床自适应性较差,它不能像普通机床加工时可以根据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较自由地进行人为调整。如在攻螺纹时,数控机床不知道孔中是否已挤满切屑,是否需要退刀清理一下切屑再继续进行,这些情况必须事先由工艺员精心考虑,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在普通机床加工零件时,通常是经过多次“试切”过程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而数控加工过程是严格按程序规定的尺寸进给的,因此要准确无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个小数点或一个逗事情的差错而酿成重大机床事故和质量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因此,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要求更加严密、精确。
3.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要进行零件图形的数学处理和编程尺寸设定值的计算
编程尺寸并不是零件图上设计的基本尺寸的简单再现,在对零件图进行数学处理和计算时,编程尺寸设定值要根据零件尺寸公差要求和零件的形状几何关系重新调整计算,才能确定合理的编程尺寸。这是编程前必须要做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制定数控加工工艺要必须进行的分析工作(详细分析见第四章第三节)。
4.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选择切削用量时要考虑进给速度对加工零件形状精度的影响
数控加工时,刀具怎么从起点沿运动轨迹走向终由数控系统的插补装置或插补软件来控制的。根据插补原理分析,在数控系统已定的条件下,进给速度越快,则插补精度越低;插补精度越低,工件的轮廓形状精度越差(详细分析见后)。因此,制定数控加工工艺选择切削用量时要考虑进给速度对加工零件形状精度的影响,特别是高精度加工时影响非常明显。
5. 制定数控加工工艺时要特别强调刀具选择的重要性
复杂形面的加工编程通常要用自动编程软件来实现,由于绝大多数三轴以上联动的数控机床不具有刀具补偿功能,在自动编程时必须先选定刀具再生成刀具中心运动轨迹。若刀具预先选择不当,所编程序将只能推倒重来。
6. 数控加工工艺的特殊要求
(1)由于数控机床较普通机床的刚度高,所配的刀具也较好,因而在同等情况下,所采用的切削用量通常要比普通机床大,加工效率也较高。选择切削用量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2)由于数控机床的功能复合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工序相对集中是现代数控加工工艺的特点,明显表现为工序数目少,工序内容多,并且由于在数控机床上尽可能安排较复杂的工序,所以数控加工的工序内容要比普通机床加工的工序内容复杂。
(3)由于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比较复杂,因此在确定装夹方式和夹具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刀具与夹具、工件的干涉问题。
7.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写、校验与修改是数控加工工艺的一项特殊内容普通工艺中划分工序选择设备等重要内容对数控加工工艺来说属于已基本确定的内容,所以制定数控加工工艺的着重点在整个数控加工过程的分析,关键在确定进给路线及生成刀具运动轨迹。复杂表面的刀具运动轨迹生成需借助自动编程软件,既是编程问题,当然也是数控加工工艺问题。这也是数控加工工艺与普通加工工艺最大的不同之处。
三、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的关系
1.数控程序
输入数控机床,执行一个确定的加工任务的一系列指令,称为数控程序或零件程序。
2.数控编程
即把零件的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及其他辅助动作,按动作顺序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编成加工程序,再记录于控制介质即程序载体(磁盘等),输人数控装置,从而指挥机床加工并根据加工结果加以修正的过程。
3.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编程的关系
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处理是数控编程的前提和依据,没有符合实际的、科学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就不可能有真正可行的数控加工程序。而数控编程就是将制定的数控加工工艺内容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