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官阶的品级排名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具体如下:
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各省总督。
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正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从三品: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侍卫、游击、定远抚夷将领、节度使、左卫将军、右卫将军。
正四品: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从四品:内阁侍读、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国子监祭酒、知府、宣抚使司同知。
正五品: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各部院主事。
从五品:鸿胪寺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请注意,这些品级排名可能在不同朝代和历史时期都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