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磁器口的文化遗迹有哪些

admin

磁器口的文化遗迹有:

1.宝善宫。

宝善宫是磁器口九宫十八庙的著名道观,是善男信女祈福求愿之地。抗战时期将其改造成了四川省立教育学院附属嘉陵实验小学,丁肇中先生曾就读于此。现该院改建为陶瓷馆,系统展示陶瓷与磁器口文化发展的历史轮廓。

2.翰林院

翰林院是重庆主城区保留下来的古代私塾,清朝乾隆年间,磁器口孙家有私塾学馆“鲤石草堂”,百姓称之为“鲤石学舍”。清代中后期,孙家先后高中三名举人,同时,在此读书的磁器口人黄钟音高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官至监察御史;另一名学生段大章也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甘肃布政使。因此,当地老百姓又称该学舍为“翰林院”,故有“一门三举子,五里两翰林”之说。

3.巴渝民居馆

馆内浓缩着磁器口古镇建筑的精髓,通过木、石、砖的建构,形成围合的空间与恬静的院落。史料记载,钟家大院是慈禧太后管家钟云婷所建,距今有120年历史;该大院还具备中国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的特色。

4.宝轮寺

宝轮寺建于西魏年间,由西魏大都督尉迟炯所建,原名白崖寺。大雄宝殿正梁上刻有“尉迟恭建修”字样。据说明朝建文帝曾在此隐居,现存寺内“大雄宝殿”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宝轮寺整座大殿构造雄浑,据称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堪称我国建筑艺术的一块瑰宝。

5.钟家院

钟家院建成于1890年左右,主人是在磁器口长大的钟云亭老先生。整个院子既有北方四合院韵味,又极具南方民居精致典雅的特色。院内展示的明清古床、花好月圆桌等古代文物,是清代民居的重要展示场所。钟家院原占地面积大约2000平方米,抗战时期遭到破坏,保留下500平方米的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