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派,发源于风景秀丽的四川峨眉山,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融合了众多武术流派的精华,形成独特的技法和风格。这一门派以小而多变的动作闻名,讲究以柔克刚,善于借力打力,通过静制动和动制静的策略,实现攻防转换的灵活性。其技击特色包括顺势前钻和借力反击,追求速度和敏捷。
峨眉派分为四个主要流派:僧门,传自少林僧人,以巧、快、灵、动著称,形似猕猴,又称为"狲门";岳门,据传源于岳飞,以其矮桩和非圆不拳的特点著称;赵门,据说源于赵匡胤,结合少林太祖长拳和红拳,以高桩和刚劲著称,又称"红门";杜门,取名自诸葛亮的八阵图,或源于杜观印,注重防守,以封锁严密为特点。
此外,峨眉派还有其他四个小流派:洪门,源于明太祖年号,修炼大、小洪拳,刚劲有力;化门,又称蚕闭门或缠闭门,以绵密的三十六闭手著称,封堵对手动作;字门,因其收势摆成字形而得名,长手高桩,动作起伏大;慧门,以神拳为代表,注重观师默像和咒语,具有神秘色彩。
除了上述主流流派,还有黄林派源自陕西,点易派以川东涪陵的点易洞命名,青城派以道教胜地青城山为背景,铁佛派又称云顶派,而青牛派则源于川东丰都的青牛山。这些分支进一步丰富了峨眉派的多样性。
扩展资料
中国武术的门类繁多,可以按地域、传承与起源、技巧(套路)特点等方式进行分类与命名。早期多把武术分为南、北两派,或者分为内、外两家,内家以太极、形意、八卦三门为代表,外家统称少林,分南北两大流派。武术流派(或称“武术门派”),汉语语境主要按传承起源进行分类的总称,简称“门派”、“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