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白鹤镇丝竹之乡

admin

白鹤镇,位于江南地区,素有丝竹之乡的美誉。丝竹,指的是包括琴、瑟、萧、笛等乐器在内的乐器总称,因其音乐之美妙动人而广受喜爱。在中国,丝竹音乐特别盛行于长江以南的广大乡村,被誉为“江南丝竹”或“国乐”。

在白鹤镇,丝竹音乐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据历史记载,20世纪初,新江村就成立了“新记国乐社”,这是该地区较早的丝竹组织。新江村位于白鹤镇最北端,与江苏省昆山地区和上海市嘉定区接壤。村中许多村民,包括年轻人,都热衷于学习拉胡琴、吹笛子等乐器,将其作为业余娱乐活动的一部分。

1944年,村民黄志良发起并组织了新记国乐社,共汇集了沈金宝、沈雪宝、曹正洪、朱启文、朱宝元等九位成员。他们聘请了曾在赵屯梅桥丝竹班任教的尹效翔担任辅导老师。当时,乐谱使用的是工尺谱,类似于现在的简谱,如“上尺工凡六五乙”。尹效翔老师不仅要精通丝竹班中所用的各种乐器,还要熟悉各种流行的乐曲,具有耐心、细致和乐于教导的精神。

丝竹班的建立并非易事。乐器采购、乐谱学习和教师报酬等都需要参与者自筹资金。由于经费有限,乐师的收入往往微薄,甚至有时需要义务付出。尽管如此,乐师们对传承和发展丝竹音乐的热忱并没有减退。随着学员们演奏技艺的提高,新记国乐社逐渐在附近地区声名鹊起,赢得了广泛赞誉。

新记国乐社的学员们在乐师的精心教导下,迅速进步。不久,每人便能熟练掌握一两种乐器,并记住多首曲谱,使其在众多丝竹班中脱颖而出。乐社频繁受邀前往江苏省昆山地区、苏州市以及白鹤镇附近的乡镇,为当地举办的节庆、婚嫁等活动演奏。此外,乐社还为本地村民的各种喜庆活动提供音乐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记国乐社不仅在演奏技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外观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他们为各种乐器配备了色彩鲜艳的装饰,如笛子上的珠龙,板胡和秦琴上的穿珠凤凰、孔雀,二胡上的穿珠蝴蝶,琵琶上的珠牌楼,三弦上的珠聚宝盆,捧笙上的穿珠宝塔,击板上的珠狮子,碰铃上的穿珠小蝴蝶等。乐社成员们也统一着装,形成了一支既整齐又美观的喜庆乐队,深受群众的喜爱。

综上所述,白鹤镇作为丝竹之乡,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通过新记国乐社等组织的不懈努力,丝竹音乐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成为了该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扩展资料

白鹤镇位于上海市青浦境域西北部,东与华新镇、重固镇毗邻,南与香花桥街道相接,西与昆山市石浦镇、花桥镇交界,北与嘉定安亭镇接壤。全镇总面积57.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还有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