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乙方的
一定都会有过被甲方虐得死去活来的时候
每一稿都差那么点感觉
直到改到第十稿
发现还是第一稿好
遇到这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甲方
图
了解甲方的部分需求——拿到甲方的资料后,几个人关起办公室的门,开始进行头脑风暴根据自己对产品和市场的理解,写出一份打动自己的提案拿着提案胸有成足地去到甲方公司进行展示很多时候,造成结果对不满意的原因,是甲方并不能明确地提出他们的真实诉求,乙方在这个时候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做揣测和判断。
由于双方存在认知差距,所以无论乙方的提案做的多好,讲解的有多精彩,都无法百分之百地满足甲方的。
图
这种情况下,在甲方不知道造成问题的原因之前,你输出的解决方案都无法十全十美。
那么,如果假设这个方案是甲方自己思考出来的呢?那是不是他就无法拒绝这份提案了呢?怎么才能做到让甲方自己提出解决的方案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前期方案沟通的时候,提高甲方的参与感,用提问的方式,引导甲方说出问题的症结。
你可能想问了,一直在找问题,没有提出解决方案,是不是有点避重就轻啊?
恰恰相反,重点就在于找问题,而不是输出答案,一旦问题的症结找到了,解决方案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比如我们是一家公关公司,有家快消品的公司找到我们,想要解决品牌知名度不够的问题。
如果这时,我们根据行业和自己的经验判断,给出他建议,往往总是没玩没了,也不能让对方心服口服。
这个时候核心要点不是直接输出解决方案,而是引导他进入寻找问题原因的思考逻辑。
首先让甲方提出造成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比如说 ,想要解决品牌知名度不够的问题。
原因是宣传投放渠道的问题么?
是宣传预算欠缺的问题吗?
是执行力度和效率问题吗?
图
这个时候最好要罗列十个问题以上,接下来,针对这十个问题,再引导甲方去思考每个问题背后的十个原因。就这样一层层推下去,通常推到第三层的时候,已经有数百个原因了,这时候,几乎所有的问题症结已经暴露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