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记忆
说起记忆力,很多人会觉得很玄妙。有时候我们拼命想记住书本上的内容,以便在考试中拿到高分。结果一进考场,出现在脑子里的确实路上听见的一首流行歌曲。当我们想忘记一些令自己觉得痛苦的回忆时,它们却像一棵树那样生根发芽。
关于记忆力,曾经有人认为它是一种能量,也有人错误地认为记忆力就是意志力。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记忆的三个条件包括:识记-保持-复现。
识记就是事物在脑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而保持,就是记忆在意识中或意识之外的地方所能保持的时间;复现也叫回忆,就是记忆回到意识中或人用意志力对记忆进行调用的综合分析。这三个条件构成了记忆的全部。
在三个条件可以通过对学习这个过程来进行观察,在我们拿到一本书之后,老师会通过上课的形式对知识进行讲解。之后学生们通过课后作业、背诵等形式来保持对知识内容的记忆。最后在考试的时候,通过答题来完成对记忆内容的复现。
只知道记忆的三个条件,对于窥探记忆的奥秘还不够,还要知道什么样的记忆力是好记忆力。
记忆力好坏的判断标准分成四个:
记忆的速度记忆的耐力记忆的准确度记忆的实用性
前三个都很好理解,第四个记忆的实用性是怎么回事儿呢?简单来说,就是当你需要通过回忆来想起某些内容的时候,是否能够快速调取记忆中的有用信息。比方说在考试的时候,回忆起脑海中对应的知识比想起来没用的歌词要有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