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放,即电报放货,是外贸运输中的一种解决方案,当海运货物到达目的港,而提单未能及时送达收货人时,通过电报或后续的电传、传真或电子邮件通知的方式,告知收货人提单信息并允许其凭复印件和相关文件提货。它的起源是为了处理“货到单未到”的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方式不断升级,从电报到电传、传真,再到电子邮件,电放的形式也相应地简化和便捷化。
操作流程上,电报时代需要发货人将正本提单交回并发出电报指令,收货人通过密押或印鉴提货,费用根据电报字数计算。在电传、传真时代,发货人只需声明放弃提单,船公司会盖上电放章并通过传真传递给收货人。随着技术进步,船公司不再在提单上盖章,而是使用电放回执证明货物已电放,收货人凭电放编号提货,风险和效率都大大提高。
然而,电放并不推荐广泛使用,因为存在经济成本高(船公司会收费)和风险较高的问题,收货人对货物的追索权有限。在海运单和电放之间,海运单更为常用,收货人需提交正本提单并支付费用后才能提货。如果无法及时拿到提单,可以通过保证书换取提货单,但电放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应急措施,随着行业规则的完善,电放可能会逐渐被海运单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