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的是人体在摄食过程中以及摄食后所进行的一系列消化、吸收、组织合成和营养素代谢产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所消耗的个别能量。这种能量消耗,是食物引起的热效应,是一种额外的能量消耗。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强度因食物种类而异,蛋白质为最强,约占其自身产生能量的30%左右,糖类约为5%~6%,脂肪约为4%~5%。
在婴儿期,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为同期基础代谢所消耗能量的12%~13%,这与婴儿期摄食的蛋白质较多有关。婴儿期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相较于成人更为显著,混合膳食特殊动力所耗能量约占婴儿总能量的5%,而成人约为10%。因此,婴幼儿期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在能量代谢中占有较高比例,对婴儿的能量需求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具体机制涉及多种生理过程,包括消化酶的分泌、吸收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食物在体内代谢和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等。这些过程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了解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机制和特点,对于合理设计饮食结构、优化营养摄入、促进健康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人体在摄食过程中额外消耗的能量,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具有不同的影响。通过了解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的原理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能量代谢的过程,为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促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