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古代皇帝上朝去太和殿是走云龙浮雕还是走台阶

admin

皇帝如果上太和殿,是走台阶的。以太和殿为例,大殿前有三个供上殿的台阶,而皇帝就走中间的,在这个中间台阶的中央就是云龙浮雕,它是皇权的象征,而不是用来踩的。

实际用途:太和殿在过去,一般不作为上朝使用,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

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

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平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

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现存建筑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建在高约2米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围绕石栏,有云龙云凤望柱1488根,前后各有3座石阶,中间石阶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

殿面阔11间,进深5间,重檐庑殿顶,高28米,宽约63米,面积2377平方米。殿内有奶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富丽堂皇。

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帝王受天之命,合天之意,务使国中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双龙下面的山海图案乃象征江山永固。

扩展资料:

太和殿是紫禁城的正殿,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不论是外观还是内部,无一不透露着天子的威仪。太和殿位于汉白玉雕砌的三层高台基上,台基呈“土”字形,按古人崇尚的五行来说,土居于中央,象征着这里是天下的中心。

汉白玉台基高8.13米,台边高7.12米,建成须弥座的形式。“须弥”二字是古印度传说中神山的名字,据说那里是人们居住的世界中心,须弥座是印度佛像的底座,以此为底,意味着皇家的崇高、神圣和威严。

太和殿上下雕饰着数量繁多的龙纹,共计13844条之多,神态各异,造型生动,形成万龙朝圣的隆重气氛。由里到外,太和殿任何配置的等级都是规格最尊贵的。因此,这里也就成为了皇家举行国家大典的地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