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学中,压力通常被称为应激,是指个体对生活中的压力源(如工作、人际关系、健康问题等)所做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2. 在黄希庭的《心理学导论》等教科书中,应激被描述为一种对突发环境的适应性反应,可能导致包括焦虑在内的多种情绪状态,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3. 焦虑是压力带来的情绪反应之一,但并不等同于轻度的焦虑或恐惧。它是生物体对压力源的自然反应,可能涉及多种生理机制。
4. 梅肯鲍姆的“压力免疫训练”是帮助个体理解压力本质和应对策略的心理干预方法之一。
5. 松原达哉的《咨询心理学》中介绍了两种不同的压力理论,分别是塞利的适应综合症理论和拉扎鲁斯的压力系统理论。
6. 塞利的适应综合症理论认为,压力是一个三阶段的生物反应过程,涉及脑垂体和副肾上腺等内分泌系统,并可能导致一系列生理问题。
7. 拉扎鲁斯的理论强调个体、环境和认知评价之间的相互作用,认为认知评价在压力体验中起着关键作用。
8. 综上所述,压力是一个多维度的心理生理现象,理解它有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