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在语言学上的归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将其划入阿尔泰语系,但也有学者反对。那么,韩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如何呢?
根据《辞海》中的解释,朝鲜语是朝鲜和我国朝鲜族的语言。它属于粘着型语言,与阿尔泰语系相近。元音和谐已日趋松弛,是一种残存现象。辅音中,塞音、塞擦音按松紧和气流的性质分为三套,擦音有松紧两套。体词有数和格,谓词有态、尊称、时、式和阶称(表示对话者之间长幼、亲疏及身份关系)等语法范畴,用在词干后面依次递加粘附成分的办法来表示。句子的基本语序是主语--补语--谓语。
作为汉藏语系最重要的语言,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孤立语的特点是词形很少变化,词序与虚词确定了语法关系。汉语有三方面的重要特点:语音方面,每个音节固定的声调是汉语最大的特点。词汇方面,单音节词占大多数,词的本身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确定语法关系,有丰富的量词等。
从《辞海》的解释可以看出,韩语属于粘着语,有词的内部形态变化但没有内部屈折。这个特征与孤立语的汉语有相当的距离。此外,韩语没有声调,与汉语的语音系统相去甚远。在词汇方面,韩语体词有数和格,而汉藏语系大部分语言都没有数与格。这些特征都表明韩语与汉语的语法和语音系统存在较大的差异。
从基本语序来看,韩语的“主--补--动”与汉语的“主--动--宾”也相去甚远。在主语和话题的关系方面,汉语是典型的“话题突出型”语言,而韩语是“主语话题并重型”语言。这也反映出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然而,从书面语来看,韩语中有大量源自于汉语的词汇。这可能让一些人认为韩语与汉语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但从历时分析的角度来看,汉字在朝鲜民族中的流行和深远影响可理解为广义上的语言间相互影响与融合。但这不能作为分析语言亲属关系的依据。
总的来说,韩语与汉语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相对而言,与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如土耳其语、蒙古语、满语等)的亲缘关系则较近。因此,韩语与汉语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一种语言的借用与融合,而非血缘上的亲缘关系。
扩展资料
韩国语(한국어,Korean)简称韩语,是韩国的官方语言,与朝鲜语是同一门语言,但略有差异。谚文字母由世宗大王于1443年发明完成,相对于朝鲜的地理位置而言,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就是自1392年以来的李氏朝鲜首都,所以韩国的“标准韩国语”更接近朝鲜半岛分裂前的官方标准语言。由于当时朝鲜上层阶级的官员贵族们和正式书籍文本仍然使用汉文,谚文未能成为正式文字。二战结束北朝鲜彻底废除汉字,朝鲜语全部采用谚文字母拼写。韩国也一度废除汉字,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