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融合思政元素于专业课程?
一种实用策略是将思政内容贯穿课程始终。例如,在讲解《电子技术》时,通过“北斗导航”的案例,让学生体验到中国科技的飞速进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这强调了从课程的起始到结束,思政教育的渗透性。
思政融入应兼顾显性与隐性教育,发掘各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课堂作为主战场,需将思政教育融入基础和专业课讲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是传递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活动,如清明祭扫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友善”和“和谐”。
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活跃了课堂,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这种对思政的融入,无疑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