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表现为反映男女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其间充满了对爱情生活的真挚情感。《周南·关雎》就是写青年男子对所恋女子的爱慕之情。全诗共五章,前三章重在表现这位青年对淑女的追求以及“求之不得”的痛苦心情。后二章想像假如和她在一起,一定会“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再如《召南·野有死廉》:野有死廉,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檄,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悦兮,无使龙也吠。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如玉”的女子劝男子别莽撞,别惊动了狗的细节,表现出了主人公又喜又怕的微妙心理。该诗也是东周时代男女相恋野合风俗的反映,死廉、白茅既是场景又是猎取情爱的象征。正因为两情相悦,所以才有了幽会的场面。如《邮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黝霸。静女其姿,贻我彤管。形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询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诗中描述一对情人相约在城隅,但是当那男子赶到时,因姑娘久久不出现,男子急得抓耳挠腮、脚躇彷徨。原来是姑娘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而当姑娘送他定情之物时,他又爱不释手。诗中把这种复杂的心理表现得生动细腻、富有情趣。《郑风·子衿》则写-位女子在城墙上等候情人约会时的心境。起始两章是这位女子对情人的抱怨和责问,在第三章中女子直率地倾诉了渴望之情,“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把相思之苦表现得如怨如诉,真挚感人。这种对爱情的执著专一,在《郑风·出其东门》中,则由男子直接说出:“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编衣綦巾,聊乐我员。”
尽管东门之外美女如云,诗人却并不动心,他所钟情的仍是自己所爱的那个素衣女子。正是由于《诗经》中抒情主人公对爱情抱有坚定而执著的信念,所以才会在爱情遇到挫折时发出强烈的誓辞:“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郁风·柏舟》)从中表现了主人公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以及为了婚姻自由而宁肯以死殉情、呼母喊天的激烈情感。婚恋诗中反映夫妻和谐生活内容的代表作品有《周南·桃天》和《郑风·女曰鸡鸣》。前者由“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写出了新娘的年轻美丽,并祝愿她出嫁后能够与夫家和睦相处。而后者则借夫妇天亮前在床上的一段对话,生动地表现了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以及夫妻间的温柔缠绵。
但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权社会,家庭生活并不是都那么如意,尤其是女子经常会有不幸的命运。《邶风·绿衣》中“心之忧矣?曷维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