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决算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部门的监督
财政作为政府的核心经济管理部门,对预决算的全过程实施监督。从预算的编制、执行到决算的形成,财政部门都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决算的真实性。
二、审计部门的监督
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事后监督,即对预算执行结果和决算报告进行审计。审计部门通过审查账目、凭证和其他相关资料,确保预算资金的合规使用,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对预决算拥有审批和监督的权力。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审批预算和决算,以及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四、社会监督
除了上述政府部门监督外,预决算还受到社会监督,包括媒体、公众、专业机构等。社会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公众听证等方式,对预决算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进行监督,促进政府预决算工作的公开和公正。这种监督有助于增强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预算的使用效率。
综上,预决算监督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包括财政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以及社会监督等。这些监督主体共同构成了预决算监督的完整体系,确保了预算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提高了预算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