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育产业是新时期体育战线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推进体育改革、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体育产业的发展指导思想、重点、目标,以及基本政策和措施,以期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代体育规律的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和目标
发展体育产业需遵循以下指导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模式,深化体育改革,转换机制,依靠改革促进发展。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以社会效益为先,使体育产业的发展兼顾经济效益。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融合。
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充分调动各行业、社会团体的积极性,促进体育产业多元化发展。
以体为本: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
体育产业分为三大类别:体育主体产业类、体育相关产业类、体育部门开展的其他产业类。体育主体产业类包含体育竞赛表演、训练、健身、娱乐、咨询、培训等经营内容,是体育产业的核心。体育相关产业类包括体育器械及用品生产经营,为体育活动提供服务。其他产业类指体育部门开展的旨在补助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类活动。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政策与措施
为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需采取以下政策和措施: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产业,提供咨询、服务、优惠政策等条件,确保体育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培育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围绕全民健身计划,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健身娱乐经营性活动,加强体育消费市场建设。
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结合奥运争光计划,积极引导和规范各类体育竞赛的经营活动,促进体育竞赛和表演向产业化、社会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培育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打破体育人才的地区所有制,搞活体育人才市场,合理开发和利用体育人才资源,建立体育人才市场。
扶持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加强对体育用品生产经营的宏观管理,重点扶持体育用品生产和经营,促进体育用品市场的开发和建设。
开展体育系统的多种经营活动:鼓励体育事业单位开展多业助体的经营创收活动,合法经营、依法纳税,确保创收收入用于体育事业发展。
制定和完善体育事业经济政策: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三、发展体育产业的基本措施
为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需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加快体育单项运动协会的产业化发展:深化体育改革,推动有条件的单项运动协会实体化、产业化发展,培养和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和健身娱乐市场。
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开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提高体育场馆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
加强对体育无形资产的经营开发:经营开发中国奥委会会徽、会标、全国性综合竞赛的会徽、会标、吉祥物等无形资产,以及体育技术成果。
加强对各类体育基金的管理:拓宽基金来源渠道,提高基金总量,确保基金的不断增值,制定和完善体育基金会运作条例和管理办法。
加快体育市场的立法进程:制定和出台相关法规,加强体育市场的法制管理,推动体育产业健康、有序、规范发展。
大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加强体育产业队伍的建设,培养和引进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才。
加强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转变体育行政部门职能,建立专门的管理组织和机构,加强对体育产业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发展体育产业是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增强体育事业活力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上述指导思想、政策、措施和具体步骤,体育产业将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育产业体系,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市场支撑。
扩展资料
体育产业是指生产体育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提供体育服务的各行业的总和。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具有与其他产业相同的共性,即注重市场效益、讲求经济效益,同时又具有不同于其他产业部门的特性。其产品的重要功能还在于提高居民身体素质、发展社会生产、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