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核心是中庸,即中规中矩,是培养奴才的好教科书。历代统治者推为圣人圣经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逆来顺受,不具反抗精神。现今时代学论语,汲取些礼仪可以,而让孩子像古代儒生一样,倾其精力而学之,则是荒谬的,因为里面没有数理化现代科学,久之沉浸,还会压抑人们的创新精神。
从小学时就学习论语,老师常常教育我们要将课本中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来。我想在《论语》中学到的最重要的学会关于和人相处,学会尊重人,还有说话对人,做事的道理了。无论说什么话都好,都要讲分寸,都要有礼貌。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事事有尺度,要不然就是浪费人生的说法。孔子不提倡以德报怨,他给的分寸是以直报怨。
在现实社会中,其实很多人都在“以德报怨”。对那些恨自己的人,或是领导,或是恋人,如果都一味的谦让,不敢说出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这个想法不太行。《论语》中也认为无论对领导还是朋友,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分寸。记得曾经子贡问孔子怎样才是好朋友?孔子曰:“忠告而善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意思是:看到别人有做不对的事,你好好告诉他,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再说下去就是侮辱自己了。所以,不管是亲人或者朋友,说话做人都应该有度,意思就是说做什么事都好,都要学会尊重别人。还有《论语》中说到的仁爱之心,是这样说的:一开始就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对于生活,要适当给自己减减压,不要让自己喘不过气来。如果不开心,活在还有什么意义呢?所以要学会给自己空间,让自己从心快乐起来。对于工作呢,孔子认为也应有度。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是做好本份。但是除了做好自己,如果别人有困难请求你的帮助时,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