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工作的十年里,我发现与家长交流沟通是一项基本技能。作为一线教师,与家长沟通有助于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提高教育质量;作为管理者,与家长交流能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目标和标准,以及解决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矛盾。
首先,以礼待人,微笑是沟通的钥匙。每天家长送孩子入园时,教师要以最好的精神面貌、满脸的微笑、简短的问候迎接孩子,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家长心情愉快。
其次,教师应讲究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在汇报孩子情况时,教师应客观、平和、委婉地与家长沟通。可以先介绍孩子的优点,再指出不足,便于家长接受。
再次,教师应以理服人,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教师应启发、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遇到家长不满时,教师应先稳住局面,弄清情况,消除误会,然后耐心解释。
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应了解父母的角色,从父母的角度考虑,理解家长的心情和需求。例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受伤时,教师应从孩子父母的角度心疼孩子。
最后,教师应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园地、家访、约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方式与家长交流沟通。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是对孩子发展与教育问题上的信息互通,以求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达成共识。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双方都有责任,但教师更应主动些。教师要努力为沟通渠道创造条件,以诚待人,以心换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理论水平,这样才可以架起心与心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