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制定下一年度的财务预算时,首先需要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及对预算期间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确立财务预算目标。这些目标涵盖销售、成本费用、利润以及现金流量等多个方面。一旦目标设定完毕,预算管理层将这些目标分配给各个部门,作为各部门制定预算方案的基础。
各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层设定的目标及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对执行条件的预测,提出各自的财务预算方案。这些方案随后提交给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查。财务管理部门汇总各部门的预算方案,提出综合平衡建议。在审查过程中,若发现任何问题,预算管理层会及时提出并作出初步调整。
在审查和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将各部门的修正方案整理成年度财务预算草案。这份草案需要经过董事会或总经办的审议和批准。一旦获得批准,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将预算草案细化为一系列具体的执行指标,并最终由预算管理层下达执行。
在预算编制方法上,企业通常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和定期预算等不同方法。固定预算,也被称为静态预算,是指针对某一特定业务量编制的预算。而弹性预算是相对于固定预算而言的,它是针对一系列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编制的。
增量预算则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期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对原有关成本费用项目进行调整来编制预算。零基预算,也称为零底预算,所有的预算支出都以零为基础,其优势在于能对环境变化做出较快反应,可以紧密地复核成本状况。
定期预算,指的是以会计年度为单位编制的各类预算,适合于那些业务量变化不大的企业。通过灵活运用这些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经济环境的变化,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