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完善高校离退休人员人文关怀工作机制

admin

做好离退休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离退休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关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到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组织离退休党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人文关怀与周到服务相结合。由于领导干部新老交替,致使离退休工作往往涉及面广,历史性强,许多问题需要领导出面协调解决。为此,各级党委应加强领导,充分认识离退休工作的重要地位,积极调查研究,研究新形势、解决新矛盾、开创新局面。

(二)理顺体制,建好队伍

首先,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离退休人员自我管理、支部管理和退管部门管理三结合体制,充分发挥组织、人事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形成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其次,离退休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艰苦细致的工作。做好离退休工作,必须建设好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素质高的工作队伍。要选配政治素质好、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热爱离退休工作的同志充实到离退休工作队伍。对他们既要严格要求、加强培养,使其成为离退休工作的行家里手,同时又要关心他们的成长与进步,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干好工作的热情。加强青年学生志愿者队伍建设,加强青年学生助老工作,将高校助老活动纳入各级团委、学生会开展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摸清家底,与时俱进

搞清本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基本数据,掌握其基本构成。具体包括人员总数、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职业结构、职级结构、发挥作用情况、有继续发挥作用愿望和能力的人数、身体状况等。同时,正确了解当前老干部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各种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无不反映到离退休人员的思想中来。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离退休人员工作与改革中相关配套政策密切相关,加上由于离开工作岗位时间长,接触社会的机会少等方面的原因,致使他们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容易产生疑虑和困惑,对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不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关部门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创新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工作方法,切实把新时期的离退休工作做实做好,为改革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分析特点,有的放矢

通常高校离退休人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较为关注社会生活。作为知识分子,高校离退休人员往往对社会生活当中的新信息较为关注,特别是他们退下来以后具有较为充足的空闲时间,导致其对社会生活中的新信息、新动向较为关注。二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较为强烈。由于长期精神生活的积淀,他们特别希望能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特别是一些退下来的领导同志,由于长期的领导工作的积淀,他们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感使得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还不能一下子从心理上完全从工作当中退出来,转入到安度晚年的状态上来,希望能发挥余热。三是具有强烈的归属意识。随着离开自己原先的组织体系,心理的需求变化促使他们尤其重视自己的群体归属问题。迫切希望自己归属到一个群体之中,以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寄托。四是情绪波动大。离退休老同志大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经验丰富,具有忧患意识,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一部分离退休人员也逐渐呈现性格孤僻古怪,性情急躁敏感,态度生硬,心态失衡等一些不良心理特征。五是热心体育锻炼。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使这些老同志往往对“生命在于运动”有较深的体会,越来越多的老同志希望通过锻炼提高健康水平,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延年益寿。于是他们往往热心体育活动,积极投身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有关方面应针对高校离退休人员的特点,积极探索,找准切入点、结合点与突破点,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离退休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效、更加活跃。

(五)落实待遇,搞好服务

首先,要认真落实关于离退休人员政治、生活待遇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做好“八个坚持”,即坚持老干部定时阅读文件制度;坚持向老干部传达上级重要会议和重要文件精神;坚持向老干部通报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坚持请老干部出席某些重要会议和重大政治活动;坚持领导干部联系离退休老干部制度;坚持重大节日慰问老干部;坚持为离退休干部订阅老年报刊;坚持发挥离退休干部作用。同时,落实好离退休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其次,搞好服务。一是通过创建老年大学、兴趣小组,培养兴趣,疏导思想,积极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心理,做好“老有所教”。二是本着根据需要,本人自愿,量力而行,因人制宜的原则,通过成立校老科协、老教授协会、返聘等多种形式,让他们参与高校关工委、辅导员教学督导、科技咨询等活动,为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在高校重大决策前要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支持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多做贡献,做好“老有所为”。三是通过创办和订阅刊物,组织歌咏比赛活动、书画展、体育活动、联欢会,组织外出参观、旅游、与外校交流,开展健康服务,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离退休人员互助活动等,做好“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