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理论最初源于动力工程学,由美国控制论奠基人N.维纳创立,他观察到自动机器能够接收并依据信息做出反应,这一过程被视为沟通和控制的结合。随着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迁和资本主义内部矛盾的加深,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焦点开始转移,从权力研究转向政策制定与执行。K.W.多伊奇在此背景下,深受维纳思想启发,将控制论原理引入政策分析,于1963年出版了《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一书,从而构建了系统的政治沟通理论体系。
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强调决策在政治活动中的核心地位,他将沟通视为决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他认为政治系统与自动机器相似,其内部机制负责接收、选择、储存、分析和处理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与环境互动,实现适应与控制。信息和反馈是沟通理论的核心概念。政治系统为了实现目标,需从各方面接收与体系目标和环境变化相关的信息,经过选择、处理和决策后,制定政策。政策执行后,系统通过反馈机制获取执行效果及环境变化的反馈,促使决策者及时调整策略和行为。
从信息沟通的角度看,政治决策过程涉及七个关键步骤:信息接收、资料处理、储存、决策、政策执行、执行效果评估以及反馈,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决策与控制循环。多伊奇因此被视为政治沟通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扩展资料
政治沟通是占有政治资源的政治实体如政府, 通过一定的政治传播媒介等有效渠道输送、获得、处理政治信息,以达到政治协调的过程。一个完整的政治沟通过程, 包括政治信息的传播者、政治信息的接受者、政治沟通的渠道、政治沟通的内容4 个要素。在类型上, 政治沟通可以分为非制度性政治沟通和制度性政治沟通。 又称政治通讯理论。政治系统通过对信息的沟通达到正确的决策,从而有效地适应和控制环境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