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用信息技术进行拼音和识字教学

admin

一、利用信息技术支撑的拼音教学

汉字的历史已经有几千年,而拼音的历史不足百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图,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而拼音是一些抽象的字母符号。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学习汉字和学习拼音所用的思维是不一样的,可以肯定地说,学习汉字比学习拼音容易得多。

任何学习,当其成为儿童生活中密切需要的时候,那种学习就会变得主动而热情。当孩子希望屏幕上出现自己打出的文字时,拼音学习成了他的需要。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兴趣,以及孩子们的脑、眼、手、口、耳等各种感官,那么学习将变得轻松而高效。利用计算机学习拼音,轻松达到了这个目标。

现代信息技术与汉语拼音教学的整合

汉语拼音对帮助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是非常重要的,是以后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基石。如果学生拼音学不好,无疑会给今后的识字和学习普通话带来严重障碍。对于“a、o、e”这样的拼音字母,虽然有些学生在幼儿园、学前班已经学过,但是这几个音怎样才能发得标准,对他们来说却是陌生的。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该做的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特长,采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积极性。比如在教“a”这个拼音字母的时候,通过小孩子在感情是最依赖,生活中最亲近的一张妈妈的幻灯片,先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再加上一张字母发音口形对照的幻灯片和教师本人的示范发音、带读,引导学生悟出该字母的发音正确与否与口形有很大关系的道理,从而让学生正确掌握这个字母的发音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会令我们的拼音教学事半功倍。

此外充分利用CAI多媒体课件、幻灯投影图像、课文插图,在进行拼音教学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学会听普通话,以及结合拼音教学进行正音的工作将汉语拼音教学与口语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既巩固拼音教学的成果,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使学生在尚未接触汉字之前,便可以掌握不少词语和句子的正确读法。

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的识字教学

在学生学习生字时,针对易疏忽、常写错的字,或者需要特别特别强调的内容,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手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通过鲜艳不同字体的文字,以动画的形式,录音朗读,帮助学生加深印象。

1、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对识字着迷。

识字教学是低年段的重要任务。而新课标教材识字量大,给师生的识字教学带来困惑。我们在识字教学中尝试大量应用课件,让识字课变得轻松容易。如:对不容易写的字我们采取FLANSH动画形式演示笔顺和笔画,让学生直观欣赏并跟着书空,节省大量讲解时间,避免枯燥。如对“采”字的教学:我们采用课件演示该字的演变过程,尤其是偏旁的有手演变而来的形象演示,让学生对汉字文化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又如:猜谜加演示的课件让学生对汉字的结构认识深刻。如对“树”字的教学,我采用猜谜“又到村里”先让学生猜是什么字,猜对后再用课件演示“又到村里”的过程。课堂上恰当的多媒体手段让识字教学不再简单枯燥,不仅仅停留在笔画上更能体现出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从而教给孩子的不仅是一个字,而是关于汉字的文化。总之,课件新颖,形式不一,能让学生有所期待,因此,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迷上语文识字。

2、 现代信息技术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中之重,很多教师的板书缺乏示范性,而运用课件展示生字的写法直观、形象、规范,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已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写字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儿童识字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儿童能否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准确读出字音;能否运用字的各种结构规律,分析、记忆字型;能否具备熟练地查阅一般字典,并从中选择恰当字义的能力;以及是否掌握多音字据词定音的方法等方面。

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只重视识字的数量,而忽视以上所列儿童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相当错误的教学观。只有着眼于识字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技能、技巧,最后达到自主识字的目的。识字教学中,学生写错字是个教学难点,教科书上的字大大的,学生大有“视而不见”之势,看不清笔画,如用多媒体,把字放大比较,学生一目了然。如肺 沛本是一竖穿下(“肺”字共8画,“沛”字共7画)、 “虎”“佩”的第五笔本是“横”别写成“撇”;我在复习“字有重捺”一节时,放大了下面数字,效果很好:① “品”字形结构的字有两捺 “众、森、鑫”,“辶”里边也有两捺的 “途、逾、逢、透”【注意:“辶”里边的捺,均位置偏上,偏下则变点!】“足”“衣”“米”“水”字作字底的个别字有两捺“蹩、蹇、衾、籴”,但“裘、粲” 上边变一点,下边不变,一捺;这样学生看的很清楚。写字课,把“田”字格、“米”字格、“天平”格做成透明框,再把生字的楷体放大加上框,学生看字的间架结构,一目了然,字写不好看,才见鬼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弥补了学生认知“马虎”之缺点。我在执教《亡羊补牢》一课时,制作了该课的主题网站。窟窿的笔画比较复杂,我用flash把这两个字的笔画和字的意义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对窟窿的记忆。对于“窟窿”的知识,学生也了解甚少,所以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介绍“窟窿”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登陆主题网站,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和学生上传到网站的资料,,课文就是老师不讲学生就已经三分熟了。又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弥补了教科书的文本之不足。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形象直观地体现出教材的重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突破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过程中的障碍就是我们教学的难点。一堂课中的教学难点,往往与学生已有知识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究其原因,或是知识过于抽象,或是知识过于复杂,或是知识过于陌生。要解决这一难点,由教师单枪匹马、一味讲解,往往适得其反,这时,教师可发挥电教媒体的作用,直观、形象、准确地展示知识,帮助学生排除思维障碍,达到对新知识的深刻理解,进而突出重点,击破难点,促进知识内化,实现能力提高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