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节课后,总会听到家长对孩子的绘画作品进行好与不好的评价,其中评价中最常见的就是画的像不像,颜色涂得均匀不均匀。
抛去孩子对家长评论后的感受不讲,在大部分家长心中像不像与好不好一直是画“等号”的。
其实欣赏和评价儿童绘画,无论对成人或是孩子都应该加以重视。
对于家长来讲,要评价、欣赏儿童绘画首先应该了解、理解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特点。
不要用成人画的审美观来要求儿童画,以成人画的标准评价儿童画,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待儿童画。
成人的态度和评价对孩子会有相当的影响。
如果评价不好,可能会打击、挫伤儿童绘画的积极性。
儿童画,是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神奇的世界。
那一幅幅充满稚拙、天真无邪、构思独特、造型夸张、色彩斑斓的儿童画作品,不仅体现了孩子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也流露了儿童纯真的思想感情。
成人在看儿童画的时候,最大的偏见就是认为儿童画画得不像,乱七八糟。
其实,作为绘画艺术中描写记录现实物象的功能,已经在历史上被摄影替代,写实只是绘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已,那么儿童画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其实是稚拙的童趣。
不合乎比例、透视,却合乎表达的需要。
天真无邪,歪歪扭扭,粗粗细细,曲曲直直,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
也正是儿童画特有的美感。
儿童画不同于成人的绘画,其审美价值的最大特点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不天真就不会幼稚,不幼稚也不会看到童心的可爱。
儿童画自由自在,不自由就会死板僵化。
那种片面追求画“画得像”的写实期的教学方法,不适于儿童学习,尤其是幼儿学画。
只有鼓励大胆自由自在的画,运用符合式的造型语言画出儿童自己的感受和天性,才会显示出儿童画的美。
儿童画的美又是全方位多层次的。
完整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
成熟是一种美,幼稚也是一种美;
清晰是一种美,朦胧也是一种美;
整齐是一种美,潇洒也是一种美;
规范是一种美,自由更是一种美,这样就可以看到儿童画是那样的可爱。
一旦把绘画这层“窗户纸”看破了,就知道“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总之: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鼓励,眼中的儿童画就会成为打开一扇通往儿童心理的大门,那里是一个妙不可言的神奇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