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玲燕
2019年3月17号至3月23号,我参加了高平市教育局组织的“对标一流第一期外派教师赴上海能力提升”的培训。本次上海培训之行,于我而言,是这个春天的一树繁花,让我欢愉欣喜,并充满着渴望与期待。
究竟它能给我带来些什么,让我看到些什么,是先进的理念与生动的案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论的传输,还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精彩的课堂展示,亦或是丰富多元的实践课程的成果汇报……这些东西对我个人的专业成长以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能有什么帮助,会有多大的帮助。
再者以个人的能力而言,我能接受多少东西内化为自己的。 一切都是未知数。
事实证明,为期五天的学习培训,在我们所有的学习者中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这实在是收获满满的五天。培训分为两部分,首先,聆听任富恒和卢起升两位专家的讲座。其次,走进校园,实地观摩课堂教学,负责人对本校的理念、特色等做了分享。
一直以来对高深的教育理论避之不及的我,听了两位专家的讲座顿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之感,才知道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对教师、学生这个身份的认知也不足,对教学中存在的很多困惑也往往漠然置之,大多数时候是盲人摸象。
所以,我选择第一部分培训内容,把对自己触动较深的专家观点做了如下整理,以备后期继续学习研究,发挥这些理论知识的重要作用,来科学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帮助自己成长,哪怕是一点点。
第一天上午,首批上海市名校长,中学管理高级,中学高级一等校长任富恒校长做了《学习力支撑课程力》的专题讲座。以下是我摘录的部分观点。
任富恒校长的讲座内容,简洁明了地诠释了教育目的,明确指出具备哪几点要素才叫拥有真正的学习力,对教师身份的四种转变由低级到高级做了归类,同时,让我们意识到网络信息化教学势在必行,也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我们要培养的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更重要的是提醒教师,爱,接纳学生是教育的核心。
第一天下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市督学,现任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卢起升校长做了《骨干教师的角色认知和作用发挥》的专题讲座。同样,我摘录部分感触很深的观点。
一.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促进教师从经验型走向专家型。
二.教师的成长分为两次。第一次为确认行为,第二次为自主行为。
三.教师的自我提升:听中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坚持听下去);用中想,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坚持做下去)。听中想是第一个创造,用中想是第二个创造。
四.遇事先把刀刃向内。
任富恒校长的讲座,可以说为青年教师的成长点明了方向,反思自己、突破自己、把刀刃向内,方能有进步,被动的靠外在的指导,简单的模仿是不会有真正的成长的。教师要做研究学习型的人才,并且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第二天聆听的是浦东新区三林北校的杨正家校长的讲座。杨校长是上海市中考数学组命题组长。第一个讲座是《课堂学习的微观革命》,立足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最常态,最容易稍纵即逝,却又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微小现象做了案例分析。
杨正家校长的讲座特别受大家的欢迎,他,语言幽默、个性风趣,讲解通俗易懂,将理论和案例结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常态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合理,但我们天天都在做的教学行为。比如,鸡同鸭讲,猜成语似的课堂教学;用打比方的形式解释深刻的概念;迫不及待的夸奖或指责、自以为高效的直击教学结果,实则是粗暴简单地对待教学过程等。也时时在点化我们,要多想办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用土办法教给学生知识。
杨校长的第二个讲座是《做一名专业化、有成效教师的六点建议》。
一.懂专业(本体性能力)
二.擅教学(实践性能力)
三、会技术(辅助性能力)
四、精考试(评价性能力)
五、能辅导(针对性能力)
六、善学习(发展性能力)
说实话,听第二个讲座,我有头冒冷汗的感觉。因为杨校长所提出的六点建议,每一点都是对一名教师的教学能力最基本的要求。可扣心自问,我能做到几点?埋怨学生学不会的时候,问过自己讲清楚了吗?讲解知识时,用的是最清楚明了的语言吗?和学生同堂考试,一定能考过学生吗?对于新知识新事物的学习,学习能力比学生强吗?学生需要帮助时,能有效伸出援助之手吗?
参加工作十几年,读过几本专业性的书籍?又何时静下来心来做过教学研究,每天老驴拉磨似的做着教书匠的活儿,自己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日日退化,用什么本事去教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与时俱进的学生?
愧疚之余,掩卷沉思,唯有勉励自己: 勇敢地迈出一小步;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远方;未来你只要比一个人更好,那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