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消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体育实物类消费、体育服务类消费、体育活动类消费。
体育实物类消费是指用在体育服装、器械、运动饮食、书籍等方面的相关体育消费。而大多数人在体育实物类消费上投入更多。
体育服务类消费指的是观看体育赛事、健身卡、教练/私教、场地租赁等相关体育消费。相对于实物类消费,体育服务类消费占比稍少一些。
体育活动类消费指的是团体/俱乐部会员费、社交、赛事开销等相关的体育消费。相对于体育实物类消费和体育服务类消费,体育活动类消费的人群更少一些,但是体育活动类消费仍然有更大的潜力。
三种体育消费的分布情况
如今运动健身已经成为最时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围绕健身人群,中国城市体育消费已经呈现高学历、高收入。年轻人占比高这一趋势。一线城市中,年龄在31岁至50岁的高收入群体,消费能力最强,收入越高,越注重健康理念。
同时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对体育实物类消费影响较小,但会影响体育服务类和体育活动类消费。而男性在场地租赁和观赛上的开销显著高于女性,女性更倾向于办健身卡和APP的使用上。
16岁至30岁人群,热衷于APP购买,且十分看重产品的时尚性和品牌形象。31岁至50岁,中青年倾向于租赁场地进行健身。50岁至69岁中老年,则集中在体育活动类上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