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在企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面对现代化和设备化的市场,提高设备效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就需要提升设备管理水平。
首先,建立设备档案至关重要。每台设备都应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机器功能、制造厂家及生产日期等,这些信息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具有重要参考作用。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维护保养说明书、修理记录等都应由专人填写并存档。
其次,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同样重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紧固件松动、异常声响、干摩擦和漏油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处理,将导致设备过早磨损甚至故障。定期和平时的维修保养能够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降低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设备保养由日常维护和巡检组成。日常维护由机械操作手完成,主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设备的整个使用过程。巡检由修理人员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将设备具体责任到人,设立机械综合检查日志,记录每台设备的巡检情况。
设备维修由专人负责,并做好维修记录。维修人员需要具备完成抢修任务和应急修理的能力,进行综合修理训练,提高维修质量。现场维修应做到随坏随修,配合施工计划,不影响工程进度。改进现场维修设备,配备工程维修车,携带简单机床设备和易损常用的配件。
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主人翁意识同样重要。设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使用阶段,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目前,许多操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设备使用中生产效率低,故障频发。因此,需加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采用多种培训形式,进行手把手培训和技术指导。
此外,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是工程设备管理的重要内容。设备安全管理涉及安装、拆除、运行、维护、保养、修理及事故处理等方面。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护人员需进行各类安全知识和安全技术培训,机械设备安全防护必须可靠。机械设备作业时,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机械作业区和操作室内。
设备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人员的配合与参与。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是设备管理的目标。强化维修保养,重视管理人员技术素质的提高,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设备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