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成本定义
目标成本是在确保实现既定利润目标的前提下,企业为达成全体员工的共同目标而设定的预期成本。它是成本预测与管理目标相结合的产物,通常表现为计划成本、标准成本或定额成本等形式,这些形式相较于实际成本更为合理和科学。
目标成本制定方法
1. 厂部直接编制成本计划:适用于小型企业或管理基础薄弱、实行单一核算的企业。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原材料、燃料和动力的消耗定额及计划单价计算预计金额;其次,根据计划期间的产品工时定额和每小时的生产工人工资计算直接人工成本;对于制造费用,相关部门需提出预算,经审核后确定;最后,废品损失项目按照上一年度的实际金额和计划期的废品降低率计算。
2. 分级编制成本计划:此方法较为复杂,先由各车间根据自身情况编制成本计划,然后由企业财务部门进行汇总。通常包括企业发布控制指标、各部门编制成本计划、汇总平衡(必要时需多次调整)和最终的成本计划编制。
3. 厂部和车间相结合编制成本计划:厂部负责直接材料成本的编制,而车间则承担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计划工作。
目标成本管理的意义
在制定目标成本时,不仅要考虑本单位的生产条件、原材料供应、生产能力和员工素质等技术水平,还要关注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情况、国内外同行的成本资料等外部因素。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目标管理的关键部分,通过实施该管理方法,可以促进企业加强成本核算,提高员工对成本的关注,更好地实施经济责任制度,并对于激发员工积极性、促进成本进一步降低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目标成本还是进行成本比较分析的有效工具,有助于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并实施例外管理原则,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重大成本差异的事项上。实施目标成本管理也有助于提高企业各级别、各部门之间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协同一致性,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实现企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