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共同主办的“21世纪中国养老政策的人口与经济分析”国际研讨会上,CSI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银发中国》引起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该报告指出,35年前,中国的儿童人口与老年人口比例为6:1,而在未来的35年内,这一比例将发生逆转,老年人口预计将是儿童人口的近两倍。随着人口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41岁增至现在的70岁,劳动力人口数量也显著下降。到2050年左右,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总数可能比现在减少18%-35%。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是推动中国老龄化和劳动力相对减少的两个主要因素。报告还警告称,中国即将经历一次重大的人口转变,从一个年轻的国家转变为一个老龄化国家。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按照国际标准,当60岁及以上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和7%以上时,可以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已进入老龄化。2003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到11%,标志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将迅速成为中国面临的新挑战。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国家成立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确立了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此外,中国还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并制定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将老龄事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农村地区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养老保障制度。许多地方政府还采取特殊措施援助贫困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老年服务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相关设施和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方便老年人生活并为他们的出行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