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芦花荡教学反思

admin

《芦花荡》是孙犁创作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小说,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芦花荡里一位六十岁老者英勇行为,展示了民族英雄性格,孙犁作品的散文化结构与诗化语言是课文特色。在教学中,本节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着重探讨刻画人物的手法,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通过小组讨论与成果自主交流,教师予以评点,最后全班归纳老头子的主要性格特点,板书于黑板。

对人物形象分析,常用此法,课堂上不乏学生精彩回答,但问题仍旧存在。学生分析人物往往仅局限于某个性格特点,导致形象分析零散不全面。对同一人物,有的说自信自尊,有的赞其智勇双全,有的夸其老当益壮,学生困难在于如何全面认识、公正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其次,课堂上多是少数人的成果展示,大部分同学是倾听者,长时间倾听导致部分同学走神或做小动作。

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上课时只需听讲,无需发言或思考。长此以往,导致不愿预习、思考或举手的人越来越多。从课堂效果看,发言面并不广泛。

综上所述,课程目标设定、重点难点确定不应仅由教师依据教材决定,而应考虑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情况。教学效果不应仅依赖个别师生互动的精彩,而应着眼于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的新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