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的教育

admin

小学生的节约意识和行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一件伟大的工程。从各方面出发培养学生节约的意识,并从行为中表现,从而让小学生从现在做起,真正创建“节约型”“和谐”的社会。

(一)培养小学生的节约习惯

1.利用各种机会,社会学校家长三管齐下,向小学生讲述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光荣传统,让小学生受到启发和教育。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不追求吃喝玩乐,以勤俭节约为荣,克己奉公,一心扑在事业上,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史册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这些是教育学生的好教材。

2.让学生真正认识勤俭节约的意义。使学生懂得改革开放虽然使祖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富裕的国家比起来,我们的国家还不是很富裕的。我们的资源也不是用之不尽的。教育他们知道勤俭节约是建设国家最起码的要求。让他们懂得乱花钱是一种犯罪,一种极大的犯罪。让孩子懂得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分钱、一粒粮食。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堆成垛。节约好比燕衔泥,浪费好比河决堤。如从小不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将来一害社会,二害父母,最后还要害了自己。

3.是从小事着手,严格要求。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工作。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份;教育学生不要乱花钱;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是父母要作孩子的榜样,以实际行动感染孩子。首先家长要具有良好的勤俭节约习惯,如不具备,就要自己与孩子一起来养成节约的好习惯,要勤俭治家,丰年莫忘歉年苦,饱时莫忘饿时难。只有在勤俭节约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才能培养孩子节约的习惯。现在的孩子多数不懂得节俭。“成由勤俭败由奢。”很难想像,一个从小大手大脚随便浪费的人,将来能造就一番事业,建设好家庭。

(二)转变观念,严格要求

在家庭父母应做好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事从眼前做起,言传身教,鼓励孩子节俭。不要乱花钱,该用的钱父母给,不该给的钱不给,即使小孩自己的压岁钱也不能乱花。珍惜食品、用具、玩具,节约粮食、水、电。人们的消费观念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而改变,吃讲营养,穿讲得体,用要顺心,这些都无可非议,但大人盲目花钱、随便浪费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到孩子。想让我们的下一代继承、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就得从小做起。

1.再富也要“穷”孩子

父母不妨给孩子一些可以自主支配的零用钱,但要把握机会让孩子明白他想要的东西需要付出多少才能获得,这样他会很珍惜地货比三家,改掉冲动购买的坏习惯。当孩子想买一件梦寐以求的大宗物品时,你可以告诉他:“什么时候你存够钱时,我们就去买。”如果确有急需的大额支出,可以向父母借,但要从今后的零用钱中扣除。这样,孩子的自控能力就会提高。

孩子稍大一点时,父母可以试着把家庭的财政管理大权交给他,父母花钱向孩子要,也可以像孩子那样经常要、多要,让孩子体验“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让孩子有换位思考和体验的机会,增进双方的理解。

再富也要“穷”孩子。孩子稍大时要鼓励其通过自己的劳动或智慧获取财富,让孩子体会挣钱的艰难。

2.别让孩子有攀比之心

这对孩子节约意识的培养十分地重要。孩子只有有了节约意识,才可能具有节约的行为,让大人不必每次耳提面命。

家长的日常节约行为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大人做好了,孩子在家长的影响下才会养成节俭的习惯。警惕孩子与同学攀比的心理。如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与别的孩子比打扮,吃的,玩的等。

3.让孩子懂得量入为出 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

(3)教孩子学会积累。孩子手里的零用钱、压岁钱应该计划使用,适当积累。必需的东西才买,可买可不买的不买,把剩余的钱存起来。教育孩子懂得量入为出。要让孩子明白,花钱必须有经济来源。

当然,培养孩子节俭的品质,首先还是应该从家长做起。家长从认识到行为,都应给孩子做出好样子。节俭的美德是传家宝,在孩子身上应得到继承和发扬。

(三)家校配合,共同教育

共同做好孩子勤俭节约好习惯的培养工作。当孩子上幼儿班或小学、中学,要与学校教育取得联系,沟通信息,密切配合。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一致,有利于孩子节约习惯的形成。

父母、亲属、教师共同参加节约资源活动,向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意义,帮助他们提高节约意识,并带头在身边树立珍惜资源、节约资源的良好风尚。一起做老师,积极参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大人制一个买菜用的布袋子,尽量少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或用菜篮子买菜。从小事出发,给孩子一个很好的环境熏陶教育。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要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积极参与节约的科技创造,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小窍门、小创造、小发明,不断推动资源的节约。

(四)充分发挥学校少先队组织的作用

大队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体少先队员行动起来,从日常生活和点滴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活动中来。利用手抄报、墙报、校广播、班队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尚,使节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同时开展了“节约金点子”活动,将听到或学到的节约小窍门搜集起来,在全校宣传推广。学校在期末将评选出“节约班级”和“节约少年”。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逐渐养成自觉节约的良好习惯,并由学生带动父母牵动社会,形成全民共同节约的良好风气。开设

“环保节约课”,队员们想出了很多环保节约的好点子。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五六年级的同学将使用过的课本交给低年级同学重新使用。课本的循环使用,不但能节省社会资源,减轻家长和社会的经济负担,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习惯,自觉树立起节俭、诚信和责任意识。既节省了开支,又避免了物资的浪费,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节约意识。每个人浪费一点资源,数额就非常巨大;每个人节约一点资源,就是一笔巨大财富!

(五)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教育孩子珍惜物品,不浪费。让孩子懂得所吃、所穿、所用来之不易,都是人们用汗水和心血创造出来的,随意浪费是不珍惜劳动果实、不尊重劳动的表现。让孩子经常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