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在演示实验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admin

一、将演示实验做成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索实验

现在,许多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基本上是由教师自己包揽,学生看、教师做,学生几乎没机会参与实验的探究,学生被动接受实验效果,效果很不好。如果我们让学生以“小科学家”的身份重新探索这些基本知识,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用科学规律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再发现”。

对于探索物理规律的演示实验,我常采用的教学程序是:提出探索课题学生进行“猜想”一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索一学生、教师动手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或实验现象)一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对应的关系式(或分析实验现象的变化过程得出结论)一推理、概括、抽象出物理公式,总结出物理规律,从而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

二、将演示实验做成边教边实验

以往我授课经常采用的是先演示实验,再总结结论的教学过程,这样效果较差。相当一部分学生怀着稀奇、好耍的态度来看教师的演示实验,由于他们缺乏亲自动手的机会,教师演示完,他们也就看完,印象肤浅。后来我采用边引导、边实验、边分析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变为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将演示实验上成美育实验

除了课堂上应完成的演示实验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教学仪器和学生的学具进行随堂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通过他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操作和想象,创造出漂亮的劳动成果。如自制试电笔、节日灯、电铃等,学生通过实验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反复试验、欣赏,从中获得制作发明的快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为学习“乐趣”,再加以适当地指导会变成知难而进的“志趣”,既发展了智力,培养了创造力,同时学生特长也得到发展,将会“动手”创造出更多、更美的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