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评价是为了诊断,更是为了促进发展,实施学困生的转化,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我们发现单纯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并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教师承担着促进学生发展的任务,学校的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教师对学生采取的教育行为方式。
(1)改进对学生的评价办法
①变单纯的形成性评价为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忽略对学困生过程的管理也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对学生获得答案的思考与推理、假设的形成以及如何应用证据等,都被拒于评价范围之外,缺少了对思维过程的评价,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更不利于激发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除将每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估外,还要求将课堂提问、练习作业、单元检测等按一定比例纳入学生的学业评估,让学生每时每刻都有追求的目标。
②变单纯的学业成绩评价为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考评,实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这种评价方法能够使学困生从各个角度自我寻找“闪光点”。这种评价方式由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变为综合素质成绩,变结果评价为过程评价。同时为学困生创造了在基本课程之外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发挥特长,另辟蹊径,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