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怎样计算滴定反应化学计量点的ph

admin

以一元强酸滴定一元强碱为例,计算滴定反应化学计量点的pH步骤如下:

1. 滴定前:若以氢氧化钠溶液为例,初始氢离子浓度C(H+)为0.1mol/L,因此pH值为-lgC(H+)=1。故初始pH=1.00。

2. 化学计量点前盐酸过量时,计算氢离子浓度C(H+):C(H+)=[C(HCl)V(HCl)-C(NaOH)V(NaOH)]/V(HCl)+V(NaOH) = 0.1[(20-V(NaOH))/20+V(NaOH)]。按照公式PH=-lgC(H+)计算pH值。

3. 化学计量点时:酸碱完全中和生成盐(如氯化钠)和水,溶液pH值应为中性,即PH=7。

4. 计量点后氢氧化钠过量时,计算氢氧根离子浓度C(OH-):C(OH-)=[C(NaOH)V(NaOH)-C(HCl)V(HCl)]/V(HCl)+V(NaOH) = 0.1[(V(NaOH)-20)/20+V(NaOH)]。按照POH=-lgC(OH-)求出POH,再根据PH+POH=14计算出pH值。

在实验中,使用甲基橙、甲基红、酚酞等酸碱指示剂来判断是否达到完全中和。酸碱中和滴定是基本的分析化学实验,也是高中化学的必修内容。实验所需仪器包括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铁架台、烧杯、锥形瓶、容量瓶等。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在不同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例如,石蕊是一种有机弱酸,其变色范围在一定pH值内。在酸性溶液中,由于氢离子浓度增加,石蕊分子电离减少,主要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加,促使石蕊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主要呈现蓝色;当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时,呈现紫色。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在特定pH范围内发生的,这一范围即为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通常通过实验测定。

注意:在强酸滴定弱碱时使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强碱滴定弱酸时使用酚酞;其他情况可使用紫色石蕊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