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热处理方法及作用

admin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1.退火(焖火)

说明:退火是将钢件(或钢坯)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缓慢地冷下来(一般用炉冷)。

作用:用来消除铸、锻、焊零件的内应力,降低硬度易于切削加工,细化金属晶粒,改善组织,增加韧性。

2.正火(正常化)

说明:正火也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用空气冷却,冷却速度比退火为快。

作用:用来处理低碳和中碳结构钢件及渗碳零件,使其组织细化,增加强度与韧性,减少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

3.淬火

说明:淬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水、盐水或油中(个别材料在空气中)急冷下来,使其得到高硬度。

作用: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时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

4.回火

说明:回火是将淬硬的钢件加热到临界点以下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油中冷却下来。

作用:用来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

5.调质

说明: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作用:用来使钢获得高的韧性和足够的强度。很多重要零件是经过调质处理的。

6.表面淬火

说明:使零件表层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保持原有的强度和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作用:表面淬火常用来处理齿轮等。

7. 渗碳

说明:渗碳分为固体渗碳、液体渗碳、气体渗碳。渗碳的目的是使表面层增碳;渗碳层深度0.4~6mm或大于6mm。硬度在56~65HRC。

作用:增加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抗拉强度及疲劳极限适用于低碳、中碳(0.40%C)结构钢的中小型零件和大型的重载荷、受冲击、耐磨的零件。

8.碳氮共渗(氰化)

说明:分为固体碳氮共渗、液体碳氮共渗、气体碳氮共渗。使表面增加碳与氮;扩散层深度较浅0.02~3.0mm。硬度高,在薄层0.02~0.04mm 时具有66~70HRC。

作用:增加结构钢、工具钢制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和疲劳极限,提高刀具切削性能和使用寿命适用于要求硬度高、耐磨的中、小型及薄片的零件和刀具等。

9.渗氮

说明:分为气体渗氮、液体渗氮。表面增氮,渗氮层为0.025~0.8mm,而渗氮时间需40~50多小时,硬度很高(1200HV)、耐磨、抗蚀性能高。

作用:增加钢件的耐磨性能、表面硬度、疲劳极限和抗蚀能力适用于结构钢和铸铁件,如气缸套,气门座,机床主轴,丝杠等耐磨零件,以及在潮湿碱水和燃烧气体介质的环境中工作的零件,如水泵轴、排气门等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