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熟读成诵法:诵读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让学生多读。可以指导学生朗朗出声地诵读,低唱慢吟地诵读,也可以“不求甚解”地诵读。通过多读,学生可以整体感知,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自然成诵。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应指导学生多读,反复地读,以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通过多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 唱读古诗法: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曲,不仅语言美,意境美,而且音韵婉转,具有古典韵味,深受人们的喜爱。可以让学生多听《古诗新唱》超级童声大碟,其中精选了中国经典古诗100首。通过古诗吟唱的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唱会这100首经典古诗。
3. 配乐诵读法: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可以通过配乐诵读,为他们创设一种诵读的氛围,引导他们入情入境。例如,诵读立意欢快的诗文时,可以配上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诵读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可以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诵读描述风光无限的诗文,可以配以优美抒情的曲子。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熟读成诵。
4. 绘图诵读法:人们常会被“诗情画意”所陶醉。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可以鼓励学生拿起画笔,根据古诗所描绘的山水、景物等,绘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然后让学生边展示自己的画,边诵读古诗。这种方法促使学生手脑并用,化抽象文字为具体生动的画面,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效果非常好。
5. 分角色诵读法:在学生读通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想象李白和汪伦分别的场面。例如:“假如你是李白,会对汪伦说些什么?”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汪伦,通过学生口语交际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后,引导学生进入诗境,诵读全诗,领悟诗情,学生从声情并茂的吟诵中读懂了诗歌,领悟了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