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备五种素质,有效增强委派会计的职业责任意识
实行会计委派制度是强化监督制约机制的有益尝试,有利于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规范和加强预算资金和国有资产管理,堵塞财务管理漏洞。作为一名委派会计,就要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更好地承担起委派会计的责任,履行委派会计的义务。
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能力。法律和道德是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作为委派会计,既是国家财政政策、会计准则、制度的宣传者,具体执行者,同时也是《会计法》的主体。在服务于单位的过程中,首先要正其行,然后才能行必果。但还应该认识到,法律的规范只是外在的、被动的,而道德的规范则是内在的、主动的。要提高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单靠一朝一夕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日积月累,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扬善弃恶,明晰真伪,做恪守职业道德的典范和经济战线的卫士。
2、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扎实的基本功。政府统一委派会计有利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制止“三乱”和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委派会计人员要不负组织重托,深知所肩负的责任之大、任务之重。要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从最基础的环节做起,重视每一次学习机会。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对国家制定的各项政策及具体准则、制度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和认识。相对于其他会计来说,委派会计立足点要高,把握的政策要准确,认识问题要透彻,工作作风要过硬,保证会计信息客观、真实、准确,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要求。
3、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和服务意识。委派会计是连接财政部门与受派单位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其工作涉及税务、工商、银行、审计、统计等各个部门。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处理好和委派单位的领导及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好与相关单位之间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做好以上两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务实处事,摆正我们的位置,既要坚持原则,又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还要在考虑其单位特征及职能的前提下帮助受派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应时刻树立服务于单位的思想意识,积极参与受派单位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管理,为他们献计献策,排忧解难。
4、具备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辩证唯物史观认为:环境是人创造的,同时人也是环境的产物。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时代,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委派会计人员应迅速地把自己从传统型的记帐、算帐、报帐工作中解脱出来,参与更多的分析、管理和决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有忧患意识和紧迫感,不断地去学习,去适应,去变化,而不是原地不动。既要有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又要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立足于不败之地。
5、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格修养。长期以来,人们对会计人员的印象是:只会算帐,不会生活。事实上因职业习惯,不少会计人员把在业务上的条条框框套在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套狭窄的思维模式,以致给会计人员的在职能转换、及与外界交流、沟通上无形的设置了障碍。作为委派会计,要想改变以往的形象,就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广泛参与社会活动。不但要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经济、政治、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知识。主动地参与单位的管理,为领导当好参谋,在为委派单位服好务的同时,还要为财政部门负好责。作为委派会计个人的地位,身份的尊卑,并不仅代表一个人,个人的人格魅力,而且代表广大财政干部的形象,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使受派单位从根本上尊重和信赖我们。这也是委派会计的一项政治使命。
二、处理好四种关系,有效发挥委派会计的职能作用
委派会计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委派机构、委派会计人员与受派单位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委派工作收到预期的效果。
1、要处理好“双重领导”的关系。
2、要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
3、要处理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
4、要处理好管理与效率的关系。
三、实行四项制度,有效保障委派会计工作取得实效
委派会计分布范围广,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使之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建立健全严格的会计委派管理制度,保证委派工作的公正性、有效性,使之科学化、制度化,为有效地开展委派会计工作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1、实行委派会计择优录用、统一管理制。
2、实行委派会计量化考核制
3、实行委派会计定期培训制
4、实行委派会计离任审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