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所能产生的最高温度是5100万摄氏度,大约是太阳中心温度的30倍。这个纪录是在1994年5月27日由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等离子物理实验室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创造的,当时是通过氘和氚的等离子混合体实现的。
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温度达到了无穷大。在大爆炸后的10的负44次方秒,温度大约是1亿亿亿摄氏度。10的负36次方秒时,宇宙温度仍在下降,当时的温度大约是1000亿亿摄氏度。大爆炸后10的负32次方秒,温度约为1亿亿摄氏度。大爆炸后10的负12次方秒,温度达到了1亿亿摄氏度;在大爆炸后10的负6次方秒,温度上升至1000亿摄氏度;大爆炸后10的负4次方秒,温度达到了1000亿摄氏度,这也是超新星爆发时其星核的温度。大爆炸后1秒,温度降至约100亿摄氏度;大约在大爆炸后3秒,温度进一步降到了10亿摄氏度,这也是最热的恒星内部的温度。
"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温度上限,即最后某一粒子存在的最高温度"Tmax",我们也知道了宇宙的温度范围,从"绝对零度"到"最后某一粒子存在的最高温度'Tmax'"。
一般而言,人的体温约为36.6摄氏度,但这只是一个平均值。实际上,人的体温在一天之内会有波动。当然,除了波动的体温外,还有固定的温度,例如,在一定条件下,沸水的温度等于100摄氏度或373开尔文。再比如,熔岩的温度通常在5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之间。太阳表面的温度是6000摄氏度,而离太阳较远的冥王星表面温度却只有-230摄氏度。
例如,传说中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在夜空中只是闪烁的小亮点,然而谁会想到牛郎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8000摄氏度,织女星的表面最高温度竟达10000摄氏度,它们可谓是“热恋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