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银行营业场所的安全管理。银行营业场所,即Banking Business Place,是指金融机构处理现金出纳、有价证券业务、会计结算等业务的实体空间,包括营业厅、库房、通道、办公室等区域以及相关设施。这里的风险等级(Level of Risk)是指在这些场所中,工作人员、现金、有价证券、重要凭证等可能面临的潜在威胁和危害程度。
为了保障这些关键元素的安全,银行机构会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实施相应的防护级别(Classification of Protection)。这涉及到采取何种程度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透明防护板(transparency bulletproof flat),这些透明的防护屏障由满足防护要求的材料制成,限制了尺寸,旨在构成有效的安全屏障。
业务库(commercial vaults)是银行专门用于存放日常现金的区域,用于满足营业需要的储备金,是银行运营资金的一部分,处于持续的收支周转状态,属于流通货币的一部分。自动柜员机(ATM)、自动存款机(CDM)和自动存取款机(CRS)则是银行提供的自助服务设备,客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行存款、取款和转账操作。
自助银行(Self Service Bank)是银行设立的无人工值守的电子化服务点,客户可以利用自动柜员机、自动存款机等设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金融服务,如取款、存款、转账和查询等。安全柜员系统(STS)是一种综合安全设施,它通过音视频技术和安全传递装置,为柜员和客户之间的业务交易提供保障。
数字录像设备(DVR)则是用于记录、监视和回放视音频信息的设备,采用数字存储介质和压缩技术,通常具备系统控制功能,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和网络传输中,以确保营业场所的安全。
扩展资料
本标准是对GA38—1992《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规定》的修订。 本标准对GA38—1992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对原标准的章节和内容作了较大调整,取消了原标准中有关管理内容的章节; ——将原标准中划分的四个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护级别改为三个风险等级和相应的防护级别; ——将原标准中划分风险等级的表达方式由表格改为文字描述,使风险等级的划分明了、易于操作; ——对近年来在银行营业场所采用的新设备、出现的新业务项目,如自动柜员机(ATM)、自动取款机(CDM)、自动存取款机(C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