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 同学 我是学中文的 不懂这个哦!
但是我在百度里帮你找了点材料 这个应该够你应付公选课了! 希望对你有用!
语言与行为美于我
有时候,人的虚假,甚至是虚伪,都是必要的。这话怎么说?就像是,别人问你,他穿的这身打扮如何,而你明明觉得糟糕透顶,但由于不好意思把别人踩得一文不值,你只好悟住良心说:“算可以啦。”对,这明明是谎话。如果对方是你的一大客户,你的谎话更不得不造得更夸张:“行!好看!”谎话嘛,有时是人类圆滑的工具。这种说谎话的行为,就是虚假言语行为。不过,虚假言语行为有时又是我们做出攻击的工具,指桑骂槐也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语言的运用有技巧的话,可以动摇人的内心;行为的运用有技巧的话,可以影响人的心。所以,就好像那些心灵比较脆弱的人那样,一些短小的鼓励性的话语或动作可以给他们以正面的力量;一些短小的恶意性的话语或者动作可以给他们以负面的影响 。
语言美和行为美有什么异同吗?有人认为:行为美胜过语言美,这是一种客观真实,可实际中的语言美的魅力却比行为美好。但依我看来,行为美和语言美同等,都是美,心灵上的美,都可以对人带来同样的力量。有人认为:更喜欢行为美,毕竟是真实的,语言可以虚假。这就错了,行为也可以虚假,就如做戏一般。我认为就是因为语言与行为都可以给人们带来同样的力量,所以,语言美和行为美归纳在一起让我们去探索学习。
外国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语言行为与中国的语言行为大捷不同。西方国家的语言相比之下较为直接,但当遇到**裸的冷嘲热讽时,那可真够难受的。中国的语言行为就婉转很多,但是当遇到话中长刺啊、骨头啊的时候,那又是一令人难堪的下场。说到底,中西方的语言行为各有千秋,都有其独特而又美丽的闪亮点。
我个人比较佩服且崇拜那些交际能力颇强的人,他们通常也是语言行为方面上的能人。譬如那些当主持的,那些跑业务的成功人士。他们的语言行为达到的层次有起死回生的效能。这方面的人才往往都是能在这个社会上处于不拜之地的。我这人很知足,不强求很成功,不败就行了。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从身边的人身上发
这个学期刚开学不久,班委发出通告。让各位同学进校园网选一门选修课,回到寝室,我用自己的学号登陆进了校园网。看着五花八门的选修科目,心理犯起了难。而《语言与行为美》在我眼前一亮。脑海里,极力检索着这几个文字的组合,所涌现出的意与义。然而,具有双重性格的我,时而热情,时而冷漠。在平时的交际中也因此存在着诸多问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轻轻的用鼠标在勾选了这门科目后的下方,单机了确定。
出人意料的是,《语言与行为美》的廖舞艳老师,却通过丰富的互动和肢体语言,将这门课上得活灵活现,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而我,也被这样的气氛所感染。通过这门选修课的学习,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刚来到广轻学院,还是很不会说话的。一次,吃完午餐过后,在洗手间碰见一个有点面熟的人,却又实在想不起他叫什么。他看见我,很热情的跟我打招呼。可是,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于是,一句没经过大脑的话就这样诞生了。:“嘿,吃了没?”他听完这句,尴尬的笑了笑,然后默默的走掉了。然而,第二次再见到他时,他失去了那种热情。只是谈谈的说了一句:“你好。”这时,我才意识到,也许是因为上次的缘故,所以他才变得如此冷淡。另外一次,我正在打饭的地方排队,等了很久,终于就要轮到我了。想不到,突然一个身影插到了我的前面,当时很又热又挤,我气坏了。直接排了排他的肩,说道:“你,给我滚后面去。”他挑衅的看了看我,大声回道:“我,就喜欢这里。”此时,我二话不说,直接将他推了出去。他正准备还手的时候,被其他人拉开了。可是,这样还不算完,没过两天,我在朋友的宿舍二楼的阳台上摆弄着新买的网球,一个不小心掉了下去。我顺势往下一望,竟然又是那厮。正当他嗷嗷乱吠的时候,我打断了他的吠声。冷冷的问:“又是你,上次没被打够是吧?”他似乎屏住呼吸,我竟然透过他那廉价的眼镜看到了一丝惊恐。但是很快,他恢复了平静。接到:“很好,你给我等着。”可是,他再一次被我无视了。过了半个多钟头,响起了敲门的声音。我懒懒的走了过去,打开了门。他冲进来二话不说,伸出双臂想直接推我。说时迟,那时快。我轻巧的往后一退,结果自然是,他推了个空。露出诧异表情的他,自然想不到,虽然我体格鲜明,但由于长期坚持锻炼,身子早已变得像猫那般灵敏。可是,门的弧度达到一百八十度时,我才发现,原来这厮带了兄弟。还不是一个两个。瞬思过后,我立即抢占了主动权,吼道:“你会叫人,我不会?你等着,我去一楼叫兄弟。你给我等着。”边说着边往门口走去。那厮拌酷,说:“等的就是你。”我走至一楼时,回过头望去。左顾右盼的他还在无尽的等待,已经能看到他眼中的焦虑。嘿嘿,我早跑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我发现,自身不仅在语言与行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我竟然还叫不全班里的人名。这时的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自从学了《语言与行为美》以后,我深刻的意识到,在那厮的事件上,我也有一定的过错。如果当时,我能像廖老师说的那样。为人客气一点,冷静一点。或许,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了。所以,我觉得同学之间应当相互宽容,相互理解,遇事要冷静,不要冲动。也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上次在和一位我叫不出名字的女同学聊天时,另外一位同学明知道我叫不出她的名字,所以在旁边捣蛋,大声质问我:“斯阳,考你个问题。”我自信的打了个OK的手势。那捣蛋鬼奸笑道:“你对面这位大美女叫什么名字呀。哇哈哈哈…(以下省略一百字)”或许是受到捣蛋鬼的影响,那位女同学也向我投来质疑的目光。我定了定神,一字一句从容的对那位女同学说:“呵呵,我忘谁,也不敢忘你啊。”自信又重新回到了我的脸庞。
感谢廖老师的《语言与行为美》,又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增添了几分美好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