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的内容包括体育管理理论和体育管理实践两个部分。
1935年我国出版了金兆均的《体育行政》,但真正研究和建立体育管理学科则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此时,我国体育院校开始研究体育管理学科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
目前,我国体育管理学科学历层次已经齐全。1985年部分体育院校开始增设体育管理本科专业,1989年武汉体院正式招收体育管理研究生,现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大学已有3所。
体育管理学科的学术组织及学术活动在我国发展较快。1985年广州召开了“全国体育管理研究会学术讨论会”,这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体育管理学学术活动。原国家体委于1985年成立了“中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
1994年成立了“国家体委系统科学推广工作领导小组”。这些学术组织经常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推动了体育管理学科的发展
小学生体育运动安全教育,防止出现事故,保障学生安全运动。在此基础上,各管理模块可以被细分为多个分支模块,如教学活动被分为备课、上课、评课等。每个管理模块的落实都离不开一系列工作标准的执行,通过强化各模块的工作细节,可实现精细化管理。
主要的管理模块包括:40分钟课堂教学活动管理模块,要高效推进教学进度,落实“新课标”“健康标准”;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块,包括“两操”,校园体育兴趣小组教学活动,篮球、足球、棋类等比赛,运动会等;学校体育设施与器材管理,做好检查、维修、损坏通报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