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件类型指的是能够证明个人身份的各种证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常见的身份证件包括居民身份证、临时身份证、军官证、武警警官证、士兵证、军队学员证、军队文职干部证、军队离退休干部证和军队职工证,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来往港澳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外国人居留证、外国人出入境证、外交官证、领事馆证、海员证等。在有效期内使用的证件均属身份证件范畴。
居民身份证,作为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法定证件,是每个人都需持有的重要文件。身份证件中通常会包含持有人的个人信息,如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等。在一些国家或地区,身份证件中还可能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在1984年前写作“身份证”。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第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机器读取数字芯片内的信息。
2015年8月,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挂失申报和丢失招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发挥公安机关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优势,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方便群众异地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和挂失申报、丢失招领。2016年7月1日,将在全国范围实施异地办理身份证。力争2017年底前基本解决无户口人员落户问题。
2017年12月25日,“微信身份证网上应用凭证”在广州市南沙区签发,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以及旅馆业登记、物流寄递等实名制应用场景,提供国家法定证件级身份认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