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位于北美洲东北部,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岛名在丹麦语中意为“绿色的土地”,尽管它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冰雪。约在公元982年,北欧探险家埃里克·彩虹从冰岛出发,意外发现这片岛屿,并将其西南部的绿色沿海地带命名为“格陵兰”。这个名称吸引了移民到来,岛屿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迅速,人口达到数千人,建立了多个居民点和教堂。
格陵兰的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当时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已经开始在此定居。982年,冰岛的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后来它在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1380年,丹麦与挪威结盟,格陵兰由两国共同管理。1841年,丹麦和挪威分治,格陵兰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来,关于岛屿归属的争议导致1933年海牙国际法庭判定格陵兰属于丹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曾代管格陵兰,战后将其归还给丹麦。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并在丹麦议会中有两个席位。1979年,格陵兰开始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国防和司法仍由丹麦负责。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但在1985年通过公投脱离欧共体。
自1979年起,格陵兰建立内部自治政府,管理本地事务,而与丹麦王国相关的案件则由丹麦司法机构审理。丹麦在格陵兰的代表权力随着自治政府权力的增加而减少,但仍然负责管理内部事务和举行选举。在外交方面,格陵兰没有权力独立签订外交协议,但丹麦宪法承诺会通知格陵兰自治政府所有相关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