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影像技术的先驱美国,自《星球大战》起,ILM等公司应运而生,这些早期的后期制作公司聚集了技术人才,开发了电影后期特效工具。美国后期制作业在全球独树一帜,Digital Domain、A52等著名公司纷纷涌现。
欧洲后期制作业同样不容小觑,英国伦敦SOHO区聚集了众多知名后期制作公司和工作室,包括Framestore CFC、MPC、Mill等。法国则有BUF、Sparx、La maison等著名公司。
澳大利亚同样有其代表,新西兰的Weta工作室凭借《指环王》三部曲一举成名,Animal Logic等公司也颇具实力。大型后期制作公司拥有多年积累的专有软件,主要专注于特效大片的制作。
中型公司则同时处理电影特效和大型商业广告,Mill、MPC、Framestore CFC等欧洲公司便是代表。他们根据项目组建小团队,具备大公司经营思路,活力十足,活跃于众多项目中。
小型公司也值得关注,甚至只有几个人的团队。随着CG技术的积累,这些小团队也能制作出满足电影要求的专有软件或插件。技术进步使得他们可以完成以前只有大型公司才能完成的项目。
后期制作技术的进步将影响项目需要的后期制作人员数量,进而改变团队规模和分配,最终影响生产流程、项目方式和市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