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中世纪美术发展史

admin

一、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使基督教合法化,并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这一时期,基督教艺术逐渐从非法走向合法,其特点反映了这一过渡时期的特殊背景。基督教艺术起初在秘密的地下墓窟中发展,这些墓窟后来成为装饰有圣经故事壁画的早期基督教艺术宝库。随着基督教的合法化,教堂建筑开始出现,并借用了罗马的建筑形式,如“巴西里卡”,这种建筑样式后来成为西方基督教堂的基础。圣彼得教堂就是这一时期规模宏大的教堂之一。基督教艺术也表现在对殉教者的崇拜上,信徒们在石棺上刻上宗教雕刻,表达对信仰和死者的敬意。

二、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  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希腊化城市,330年君士坦丁大帝建立此城,使其成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心。拜占庭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受到东方文化的影响。拜占庭的建筑以罗马风格为基础,教堂平面多采用圆形或多边形,并配有圆穹顶。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代表,其结构复杂,穹顶高耸,采光窗口排布,营造出神秘的氛围。拜占庭艺术中,镶嵌画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镶嵌画最为著名。

三、罗马式美术(10世纪—12世纪)  10世纪起,西欧经济提升,封建制度巩固。罗马式美术以教堂建筑为中心,采用拱顶和梁柱结构,并装饰有希腊罗马时代的雕刻。罗马式教堂外观厚实,窗户高且小,有的还带有防御性塔楼。比萨教堂建筑群是罗马式建筑的杰出代表。

四、哥特式美术(12世纪—15世纪)  哥特式美术起源于12世纪的法国,随后流行于欧洲。哥特式建筑利用矢状券和尖拱,创造出高大、明亮的空间,以及彩色玻璃画构成的神秘氛围。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和米兰大教堂都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哥特式建筑的特点包括平面为十字形、外部尖塔楼高耸、内部轻盈空旷以及五彩缤纷的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