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泰国华人移民简史

admin

泰国华人移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暹罗王国,分为多种类型:谋生、技术、垦殖、商贸和反清移民。在素可泰王朝时期,中泰关系密切,华人以通事身份参与使者团,如李清和陈子仁,他们长期居住,精通暹罗语言。

13至14世纪,华裔商人开始在克拉地峡两岸的春蓬、素叻他尼和六坤等地活跃,经营贸易。16世纪,华人锡矿工人在泰南建立根基,而中国海盗林道乾的后裔也在北大年定居并发展为华人聚落。阿瑜陀王城在16世纪初已有了华人社区,他们与日本人和葡萄牙人竞争,华人在王城中的商人地位显著。

17世纪末,泰国华人人口约10,000人,主要来自华南福建和广东,以商贸移民为主。他们通过皇家贸易获得利益,华人在与欧洲商人的竞争中占据优势。1766年,华人在保卫阿瑜陀的战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郑昭带领下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鼓励潮汕人移民并参与垦殖和商业活动。

吞武里王朝之后的却克里王朝时期,华人商业进一步繁荣,曼谷唐人街的华人商业区得以建立。19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加速了华人移民,尤其是有组织的劳工移民,潮汕人占比大,得益于曼谷与华南的便捷交通。到19世纪末,泰国华人分布广泛,广东和福建人占主导,潮汕人占据了绝对优势。

扩展资料

泰国,旧称暹罗,位于中南半岛的正中央,南接马来半岛,东面、北面及西面分别与柬埔寨、老挝及缅甸接邻。自1238年的泰可泰(1238-1419)立国以来,历经阿瑜陀耶王朝(1350-1767),吞武里王朝(1767-1782)及曼谷王朝(1782- )等四个王朝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