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位于中亚、中东与东欧交接地带,战略位置至关重要,面积达约38.6万平方千米,远超世界第二大湖苏必利尔湖的8.2万平方千米,占世界湖泊总量的40%。里海水储量丰富,湖中生活着海豹等海洋生物,因此常被称为里海。然而,它究竟是“海”还是“湖”的身份,却引发里海沿岸国家的争论。
里海的湖水和资源的归属成为五国关注的焦点。哈萨克斯坦的湖泊岸线最长,伊朗的最短;如果以里海东西宽的中间线为界划分,伊朗的水域面积也是最小。俄罗斯的海军实力最强,阿塞拜疆独立时也获得了几艘舰艇,成为里海地区海军第二强的国家。这些国家在经济不景气时,因里海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产生利益冲突。
里海五国围绕资源开发和利益的争夺,争议不断。伊朗认为里海是湖泊,主张沿岸国家共享资源或五等分;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则认为里海是内陆海,应按国际海洋法划分专属经济区。美国的介入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为打破俄罗斯的垄断,美国资助兴建了绕过俄罗斯的巴杰管道,试图扩大在里海地区的影响力。
经过多轮谈判,2018年,里海五国签署《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公约》,创造性地将海洋专属经济区概念与湖泊资源共享原则相结合,将里海定义为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水体。各国各自拥有15海里的领海和10海里的专属捕鱼区,其他水域资源则由五国共享。公约还禁止五国外的国家在里海驻军。这一公约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争议,为五国间的和平共处提供了法律基础,但伊朗对公约的具体划分仍持有异议。